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瞄准目标!玉米产业正在发生哪些变化

2022-04-04 16:50:44

image.png




01
我国玉米进口量飙升
今年市场竞争依旧激烈



2021年,我国玉米均价涨跌幅度较大,3月份涨至2980元/吨,创下历史新高。全年均价整体呈现先强后弱,高位盘整的趋势。数据显示,2021年玉米及替代品累计进口5025万吨,创历史新高。2021年我国玉米进口量较前一年增长近两倍,达到了2835万吨,创下纪录新高。


因为制种产量影响以及西北制种成本的上涨,许多玉米种子企业(大田玉米、鲜食玉米)反映,今年或多或少都有一定幅度的涨价,涨幅在5%~15%。


目前,我国杂交玉米种子市场竞争依旧激烈,黄淮海市场已于年前超前启动,各地种子销售呈两极化趋势,高产、优质品种年前订货不断,部分紧俏品种已提前售罄,而大路品种销量平平,销售进度整体偏缓。全国玉米种子销售均价为每公斤28.62元,折合成平均亩投入为49.81元,同比上升7.32%。


(一)东北春玉米区稳产、抗倒品种销量明显增加。


除关注产量外,农民购种时对品种抗大斑病、抗倒性等特性也格外关注,良玉99、东单1331等品种走俏。种子销售均价为每公斤31.06元,同比上升6.78%。


(二)黄淮夏玉米区抗病、宜机收品种受到农民青睐。


山东及周边省份上年度南方锈病发生重,加速推动郑单958退出市场,间接导致“抗锈病”成为今年销售的热点词汇。黄淮海玉米区种子销售均价为每公斤25.89元,同比上升10.34%。


(三)西南、西北春玉米区种子价格明显上涨。


在上年度玉米制种受灾减产以及地租、农资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下,西南、西北春玉米区种子价格普遍上涨。西南地区春播玉米种子销售均价为每公斤36.33元,同比上升14.07%。云南、四川、贵州等省种子销售均价分别为每公斤40.70元、35.11元和36.02元,同比分别上升17.01%、2.53%和下降8.57%。西北地区春播玉米种子销售均价为每公斤32.65元,同比上升11.12%。宁夏、甘肃、新疆等省(区)种子销售均价分别为每公斤35.22元、32.63元和28.43元,同比分别上升12.81%、11.83%和10.67%。




02
稳定玉米面积产量
多地积极响应



3月18日,扩种大豆油料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强调,采取过硬措施确保完成大豆油料扩种任务,大力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3月24日,全国农技中心联合农业农村部玉米专家指导组开展2022年玉米生产形势分析和技术会商。会商分析认为,今年玉米生产承压大、任务重,需要高度重视。同时提出,抓好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玉米生产,重在挖潜能、稳面积、提单产。


3月27日,国家玉米种业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玉米国创中心”)首届理事会成立。






首次会议通过了首届理事会名单,包括中国种子协会张延秋会长,中国农业科学院万建民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朱健康院士,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崔野韩总农艺师,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董英山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国家玉米改良中心主任赖锦盛教授,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中心首席专家赵久然研究员,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李登海,中国中化科技创新部副总监晋工,先正达集团种业研究总裁毋谷穗,先正达集团中国副总裁、种子业务总裁汪泓等14位领导和专家。其中,覃衡德任首届理事长,万建民院士和李登海先生任副理事长。同时,会议审议通过了玉米国创中心章程,聘任张健为中心主任。


会理事表示,下一步要重点做好四项工作:一是中心的科研项目要聚焦重点,突出关键技术攻关、核心种质创制、重大品种培育等研发任务,针对产业实际需求分期分批开展工作;二是优先开展生物育种产业化相关研究,聚焦现有产品开发,布局下一代新的技术;三是发挥和集成先正达集团的科技资源和国内优势科研单位的力量,创新全球化布局,培育优势品种;四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引进高端人才和相关专业团队,培养高水平创新团队。




为更好发挥审定标准对品种创新的引领作用,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发布了《国家ji稻玉米品种审定标准(2021年修订)》。严格品种管理、加强审定品种监管被纳入2022—2023年全国种业监管执法年活动方案的重点任务。





  • 甘肃今年将新建和提升“五化”玉米制种基地20万亩,确保全省玉米面积稳定在1500万亩。在庆阳、平凉、天水、陇南、定西、白银、武威等市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30万亩。


    日前,甘肃省出台振兴河西国家玉米繁育制种基地实施方案,张掖市甘州区发布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扶持政策,支持凤凰联盟玉米制种产业高质量发展。据统计,截至2020年,甘肃省玉米制种面积达129.6万亩,产种5.46亿公斤,分别占全国总面积和总产量的55.6%和59.7%。


  • 河北省发布《2022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实施方案》表示,今年将依托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重点在玉米主产区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完成102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实现大豆玉米协同高产,收益不减少,助力粮油生产提质增效。


  • 重庆今年将推广21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积极挖掘大豆种植潜力。目前,重庆梁平、开州、垫江等区县正在重点打造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生产千亩示范片,并引进配套了专用播种施肥机。


    据悉,重庆市为了提高种植户的积极性,将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机购置补贴等支持性项目向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实施区县倾斜,还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户纳入种粮大户补贴范围。





03
科技创新优势汇聚
多核驱动玉米产业逐强



我国玉米种植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0%,玉米单产从2001年的313公斤/亩,提高到2020年的421公斤/亩,玉米育种对单产水平的贡献占到45%以上。但我国玉米单产水平目前只有世界先进水平的60%左右,面临利用优良品种选育与应用提高玉米单产的强烈现实需求。


如何才能打赢玉米种业翻身仗,中国工程院院士荣廷昭建议把支持玉米种业发展列为国家中长期战略规划,并重视玉米种业发展规划的区域性。育种目标和种质利用区域特色明显,玉米育种科研计划既要坚持分层分工,也要分区域组织。此外,还应加大种业高层次人才培养。科研院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要加强与种业企业的合作,避免人才培养的单一化和知识结构的不合理,分类培养适应凤凰联盟生物技术育种要求的高级人才队伍。


3月25日,中国农大与华中农业大学玉米研究团队合作研究成果在《科学》杂志发表。经过三代科学家18年研究发现,玉米基因KRN2和水稻基因OsKRN2受到趋同选择,并通过相似的途径调控玉米和水稻的产量。通过基因编辑能分别提高10%玉米产量和8%水稻产量,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重要科技支撑,未来老百姓碗里会悄然多些“中国粮”。


为聚焦种业振兴行动部署,以金融活水灌溉种业根基。农发行落地“南繁硅谷”甘肃国家ji玉米种子基地等一批重大工程项目,支持隆平高科、荃银高科、垦丰种业等一批骨干企业,“十四五”期间全行将安排不低于1000亿元资金,2022年投贷联动安排不低于200亿元资金。


荃银高科表示,经过近几年的布局,目前玉米种子的营业收入已达到2亿。在保持传统水稻竞争力的基础上,荃银高科会继续加大对玉米种子的开拓力度,加强玉米品种储备,布局东北、西北、西南、黄淮海等区域,同时积极发挥股东的生物技术优势,使玉米业务实现更高、更快的增量。


丰乐种业今年1月份公告全资子公司张掖丰乐拟以现金1.485亿元收购自然人金维波持有的金岭种业100%股权。总经理戴登安表示,张掖丰乐收购金岭种业进入青贮玉米市场,辐射东北、西北市场,今年种植面积达到4.5万亩,未来3年有望达到10万亩,根据公司在玉米市场的整体战略布局,有意助推张掖丰乐为育繁推一体化公司。据介绍,丰乐种业今年4.5万亩基地已得到落实,预计今年玉米种销售量会达到2000万公斤。


奥瑞金种业3月21日宣布,该公司及其合作伙伴中国农业大学已就6个新开发的基因编辑性状提交了生物安全证书申请,这些基因编辑特性可以显著提高玉米作物的产量。审批Z快可能在一年内完成。董事长Han Gengchen博士表示,“奥瑞金种业将通过广泛收集的玉米种质资源、先进的基因编辑能力和转基因技术,推出和销售更多高产环保产品,以应对粮食供应挑战。”

---摘自农财网种业宝典


本文网址:/news/475.html

近期浏览:

相关产品

相关新闻